面对自己
题记:“真的猛士,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。” ___鲁迅《记念刘和珍君》
在初三的上学期,我的成绩逐渐下滑,我仅仅认为那只是偶尔出现而已,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。从班级的第一名滑落至年级的60名,这是如此明显的变化,而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。甚至可以说,我对这个变化的认识只是考试发挥失常。因为有多年以来考试形成的优越感,所以那是一种沾沾自喜的优越感,直至突然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,这种感受便荡然无存。
放下她手里翻着教案,扶了一下眼镜,一上来便严肃的问道:“你为什么成绩下滑?我在讲课文时,你为什么不认真听讲?你为什么上课时手里总摆弄着你的三角板?你难道没有听到我叫你回答问题吗?最近上课为什么不专心,你为什么犯这么多的低级错误?还有你写的字越来越不像样,你原来的书法功底都哪里去了?”面对着老师的连环提问,仿佛是当头棒喝,突然意识到我的成绩确实下滑了很多,我那种优越感已经完全的消失,反而生出了一种危机感。班主任看到我脸上不安的表情,便缓缓说出了一句:“你回去好好反思你这段时间的学习吧。”
回到家里,爸爸好像察觉到了我闷闷不乐的原因。他已经猜到了十之八九。吃完饭后,他拿来一本《怀仁集圣教序》放在我面前,只说了一句话:“其实学习和练书法一样的,不断练习不擅长的笔画便是认识自己的不足”。
我看着手中的字帖,回想爸爸跟我说的话,初中以来的学习经历渐渐浮现,进而一个更完整的自己也浮现在脑海中。虽然自己总是考班级年级第一,但是这种优越感给予给予了我一种努力的假象。我慢慢意识到,这种自负的危机感正环绕在我的身边,其真正的原因是:不敢面对自己。其实我的每科都有漏洞,而我仍然沉浸在一种假象之中。
面对这个情况,痛定思痛,我重新认识了自己,把自己重新打回了原点,学习清零。
首先,花了三天的时间寻找自己在各个学科中的薄弱点:在数学中理清了x先生和y小姐之间的关系。化学的方程式背了一遍又一遍,英语单词和语法不断巩固,不懂不懂的就立即去请教老师。经过两个月的努力,成绩便有了明显的提升,同时,爸爸给我的那书法字帖我也每天抽出15分钟练习,竟然在一个月之后出现了明显的进步。班主任也夸我的字迹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。老师的夸奖让我感到高兴,也印证了我的问题解决的正确性。等到第二次模拟考试,我又回到了全年级第一的位置。
考完试,我看到用过的十厘米厚的草稿纸,底下压着褶皱的,临了一遍又一遍的字帖,我哭了。这并不是因为成绩的提高让我喜极而泣,而是因为我第一次真正的面对了真实的自己。这一切得益于我正视了自己的缺点,正视了自己的不足。听取了别人的建议,并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。
想到爸爸那天和我谈到的关于书法的启示,我深有感触。回想我当时的自负与骄傲,只是不敢面对真正的自己。只有面对真正的自己之后,便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,这种感觉带给我们的好处,不仅是学习,而且还在于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