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心择业,砥砺前行
三尺沉塘,耳濡目染日久成趣;十载寒窗,深思熟虑毅然辞职;有卓识见决心,力排众议砥砺而行,将“人”大写在职业平等的巨石上,善哉!
何以一腔热血却遭人不理解?究其根源,两代人思想碰撞源于对人文精神的各自解读。以“社会认同感”为出发点的父母一心为小朱思量固然无错,但在职业平等观念上的欠缺注定了其思维的狭隘,而从长远发展以人为本视角抉择的小朱将职业选择放在了“人生人文”、“生活”的案俎更值得赞叹。所以我说:从心择业,砥砺前行;职业平等,以人为本,小朱此举甚善。
从心择业,砥砺前行。因为“酝酿已久”,所以必经深思熟虑,因为抛下重多所谓“体面”,所以可见其志之坚;而在“体验辛苦”之后愈发坚定信念,深刻阐释了“以兴趣为业,一以贯之”的巨大能量。
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更是最好的动力之源。”而比兴趣更高的能量,便是如小朱所有的志向。养蟹不成趣,而其中寄寓了新时代青年对生活自己的理解和坚信生活向好的信念。“因为要来看这个世界,我来到了这个世上。”弗罗斯特所语与坚定信念生活之善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从心的选择能让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充满激情,试问,没有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,海明威何以笔耕不辍这么些年?
兴趣先行,坚持是腾飞的基石。只有兴而无恒,纵怎样标新怎远见,终只会落得“朽木不折”的结果。“你不断唱着挽歌,为人间壮美的论亡。”冯至笔下的杜甫,从“一览众山小”的独行到一千四百首杜诗,在最艰难苦痛的日子里,子美其志,为生灵请命的超越思想,从未退缩放弃的不渝矢志,是后世传诵诗史其圣贤的根源。
职业平等,人为其本。父母的不理解在于就业平等观念的缺失,更在于对“人”的自由发展的观念的淡薄。“体面”一词虽饱含对小朱的一腔深情,却也露骨的呈现了这样一种“万般皆下品,只有读书大公司工作高”的悲哀现状。从李宏烨的单口相声在众议诽然中且行且受挫,到小朱辞职卖蟹的阻力,我想,我们的社会需要一些以人为本的情怀去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选择,并充分给予他们行为上的自由,唯其如此,才能真正做到人人皆“体面”,人人皆自由,人人皆幸福的理想。
自五四运动一声惊雷,上承尼采“上帝已死”的怀疑主义,“人”在我们的观念中复苏了,但它又是这般脆弱,亟需社会力量的呵护。而人文主义的本质精神,便是自由、平等、尊重。就业是自由的,职业是平等的,所有人的选择应得到所有人的尊重。
曼德拉的墓志铭上写道:“这是一个已经尽天命的人。”或许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追寻并实践自己的“天命”,如此说来,有的人不是死在了生命的结尾,而是生命的中途。
小朱是幸运的,从心择业,他找到了自己的“天命”,并坚定的勇敢的要迎难去完成践行,他用自己的选择,诠释了平等职业,自由就业的新时代人文内涵,我尊重他,我佩服他,我更会祝福他。